27日,由清华、南开、北大三校校友会联合举办的首届“重走西南联大路”活动从长沙临时大学旧址开拔。来自三校的115名学子,将沿着当年长沙临时大学后撤云南昆明的路线,体验当年1700余公里的艰辛与荣光。

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件爆发,平津(今北京天津)相继沦陷。8月28日,当时的国民政府下令清华、北大和南开三校速迁长沙,联合成立第一临时大学,1452名三校学子随后历尽艰辛辗转来到长沙。11月1日,长沙临时大学开学,这一天也成为西南联大的校庆日。随着南京武汉相继失守,长沙成为抗战最前线。1938年2月中旬,经当时的中华民国教育部批准,长沙临时大学分三路西迁昆明,成立西南联合大学,其中244名学生于2月20日从长沙出发,经湘江乘船至益阳上岸,沿湘黔公路穿越山高路险的湘西和云贵高原徒步前往昆明,历时68天,行程3500余里,最终顺利抵达昆明,被誉为世界教育史上的“长征”。此次参加重走西南联大路的115名三校校友,将沿此路线行进至昆明。
27日,三校校友首先参观了长沙临时大学旧址(今湖南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办公地点),并在此为“长沙临时大学旧址”授牌,随后徒步至岳麓山左家垅“清华小道”,先后参观抗战英烈、清华学子齐学启将军墓、长沙临时大学筹备处旧址(今中南大学民主楼、和平楼)。
责编:刘洋 编辑:邱梦
来源:湖南日报·新湖南客户端